-
如何減少SiC MOSFET的EMI和開關損耗?
碳化硅(SiC)MOSFET的快速開關速度,高額定電壓和低RDSon使其對于不斷尋求在提高效率和功率密度的同時保持系統簡單性的電源設計人員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2021-02-02
-
貿澤電子新品推薦:2021年1月
2021年2月1日 – 致力于快速引入新產品與新技術的業界知名分銷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首要任務是提供來自1100多家知名廠商的新產品與技術,幫助客戶設計出先進產品,并加快產品上市速度。貿澤旨在為客戶提供全面認證的原廠產品,并提供全方位的制造商可追溯性。
2021-02-01
-
什么是帶隙式溫度傳感器?
光子產業中存在著一種基礎材料——光子晶體(Photonic Crystals)。光子晶體是由具有不同介電常數(折射率)的材料按照某種空間有序排列的的其周期可與光波長相比的人工微結構。
2021-02-01
-
美光率先于業界推出 1α DRAM 制程技術
2021年 1 月 27 日,中國上海 — 內存與存儲解決方案領先供應商 Micron Technology Inc. (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U) 今日宣布批量出貨基于 1α (1-alpha) 節點的 DRAM 產品。該制程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 DRAM 技術,在密度、功耗和性能等各方面均有重大突破。這是繼最近首推全球最快顯存和 176 層 NAND 產品后,美光實現的又一突破性里程碑,進一步加強了公司在業界的競爭力。
2021-01-27
-
美光攜手聯想、聯寶科技成立聯合實驗室,加速開發下一代PC和筆記本電腦
2021年 1 月 25 日,中國上海 — 內存與存儲解決方案領先供應商 Micron Technology Inc. (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U) 今日宣布攜手聯想及聯寶科技 (聯想旗下最大的制造和研發機構) 成立聯合實驗室。該實驗室是內存和存儲業界首家同時聯合原始設計制造商 (ODM) 及原始設備制造商 (OEM) 的聯合實驗室。這種獨特的三方合作模式將加快美光的 DRAM 和 NAND 前沿創新技術 (例如 GDDR6、LPDDR5、DDR5 和 PCIe 4.0 NVMe SSD) 在聯想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從而更好地滿足用戶的核心工作負載需求。
2021-01-27
-
偏置電流源電路的對與錯
下面的電流源偏置電路究竟哪個結構是對的?幾乎每個模擬IC課程都會講這個例子,可是始終有人搞不清楚。
2021-01-25
-
貿澤電子打造現代化智慧倉儲,助力分銷升級
2021年1月20日 – 專注于引入新品的全球電子元器件授權分銷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以先進的自動化技術確保其不斷擴張的全球配送中心高效運轉,準時無誤地將產品交到成千上萬的全球客戶手上。
2021-01-20
-
貿澤電子推出全新LoRaWAN技術資源網站
2021年1月18日 – 專注于引入新品的全球電子元器件授權分銷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推出了一個全新資源網站,專門用于介紹LoRaWAN?標準及其功能、應用與相關產品。歡迎點擊https://resources.mouser.com/lora,即可訪問這個全新的綜合性網站。
2021-01-18
-
計算寬輸入電壓解決方案的價值
在設計電源時,設計人員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如何處理瞬態電壓。保護電路不受高于集成電路(IC)額定輸入電壓(VIN)的電壓峰值破壞非常重要。在處理瞬態電壓時,設計人員可以選擇在系統前端使用輸入電壓范圍較寬的DC/DC轉換器保護所有瞬態電壓,或者使用輸入電壓較低的DC/DC轉換器再加上鉗位電路來提供瞬態電壓保護。
2021-01-18
-
效率高達到90%?這款降壓控制器解決方案是我們需要的~
高性能通信、服務器和計算系統中的ASIC、FPGA和處理器需要使用能直接從12 V或中間總線生成1.0 V(或更低)電壓的核心電源——最大負載電流有時候可能高于200 A。這些電源必須滿足嚴格的效率和性能規格,且通常具備相對較小的PCB尺寸。LTC7852/LTC7852-1 6相雙輸出降壓控制器為這些電源提供高性能的靈活解決方案。
2021-01-14
-
貿澤2020年新增70多家制造商合作伙伴,進一步擴充產品分銷擴容
2021年1月13日 – 專注于引入新品并提供海量庫存的電子元器件分銷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于2020年新增供應商數再創新高,多達74家,進一步擴大了其產品分銷陣容,為客戶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選擇。
2021-01-13
-
如何在電動汽車設計最小化EMI?
長期以來,電磁兼容(EMC)一直是電動汽車(EV)以及混合電動汽車和(HEV)系統關注的主要問題。傳統的內燃機(ICE)車輛本質上是機械的,而電子設備屬于機械動力裝置的配套。但是,EV和HEV卻大不相同。
2021-01-13
- 安森美與舍弗勒強強聯手,EliteSiC技術驅動新一代PHEV平臺
- 安森美與英偉達強強聯手,800V直流方案賦能AI數據中心能效升級
- 貿澤電子自動化資源中心上線:工程師必備技術寶庫
- 隔離變壓器全球競爭圖譜:從安全隔離到能源革命的智能屏障
- 芯海科技盧國建:用“芯片+AI+數據”重新定義健康管理
- TDK TLVR電感器:破局800A納秒浪涌的服務器電源心臟革命
- 英飛凌無線BMS破局之戰:無"線"可能何以重塑電車安全?
- 裝甲級防護!NXP S32K3安全調試技術解密,汽車電子的生命線守衛戰
- 汽車電子供電革命:Nexperia新一代車規LDO如何破解電源痛點
- 電源架構設計智能化革命:ADI三駕馬車如何重塑開發范式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